今年国际家庭日暨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正值上海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许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优秀家庭,他们或是相濡以沫的伉俪、或是新婚不久的夫妻、或是薪火接力的父女……他们用各美其美“家”的力量在防疫前线风雨共担、携手“逆行”,以“小家”书写着大爱,他们用美美与共的坚守诠释着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上海的热爱!
值此家庭教育宣传周之际,我们把这些各美其美的家庭展示出来,共同构筑美美与共守“沪”的防护墙。
01罗店镇马艳萍家庭马艳萍、任飞“夫妻档”并肩抗疫,妻子担任40号点位长,丈夫是运输保供队员,夫妻俩一起对点位里每家每户关心备至,线上线下把这个点位群如同他们的温馨小家一样“经营”得有声有色、温情满满,点位群有口皆碑,居民们谈起自己的点位总是充满自豪与喜悦。
02庙行镇刘亚萍父女刘亚萍的父母是居住在5号楼里的一对再普通不过的老夫妻,他们热心友善,积极参与场北居委和小区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
疫情来袭后,刘亚萍的父亲刘仁其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然而毕竟年岁已高,突发的肝脓肿让刘仁其不得不入院紧急治疗。住院期间,楼道内的琐事他仍然牵挂于心。
父亲住院后,刘亚萍回娘家照顾独居的母亲。在此期间,她目睹了很多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深受感动。后来听闻居委有招募新志愿者的需求,便连忙申请加入。起初,爱女心切的母亲对女儿承担的风险很是担心,但刘仁其得知后却十分赞同,并鼓励支持女儿说,这是好事情,女儿能代替他为居民做点实事,为长期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们多分担一点工作,为居委增添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就是好事情!
深受鼓舞的刘亚萍,不负父亲的期望,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爱的接力棒”在这对“上阵父女兵”的手中延续。
03月浦镇李怡宏家庭医院安防保科预防接种的青年护士李怡宏,医院麻醉科的医生,医院通知,夫妻俩二话没说,安置好孩子,医院随队支援各社区核酸检测点。由于值守不同点位,孩子也很难陪伴。起早摸黑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每天早上6点多出门,22点多入睡,医院开启24小时高强度工作模式。在疫情面前,这对夫妻档作为战友在不同社区隔空作战,在脱卸防护服后的短暂休息时间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