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结束返工前,叶倩想过所有的吸奶方案:蜷在工位下面,躲进没人的仓库,藏到厕所……要是这些都不行,叶倩和家人约定,只好辛苦家中的父母,每天把孩子带到单位附近。当她努力平衡工作和哺乳的时候,宝宝吃不上奶的焦虑情绪,一度让家里的气氛降到冰点。近十年来,像叶倩这样面对哺乳难题的职场女性,并不罕见。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年我国女性就业人员数量为3.2亿人,育龄女性在全国人口占比22.18%。随着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在一线城市上海,这样的现象尤为突出。最终,叶倩父母敌不过宝宝嗷嗷待哺的哭声,一个盛夏的清晨,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怀抱四个月大的婴儿,忍着燥热,辗转换乘三趟公交,赶到了女儿工作的凯迪克大厦,只为让外孙女吃上一口热乎的母乳。而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大厦工会主席肖素华碰见。这样似曾相识的偶遇,将她的思绪,瞬间拉回了十多年前……守护“背奶妈妈”一套吸奶器,一个冰包,几只玻璃奶瓶——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80后90后逐渐进入生育高峰。许多结束产假的女职工,因为深知“母乳比黄金贵”,选择了一边上班,一边加入“背奶大军”。“37℃的母爱”,是职场妈妈给母乳喂养这一方式的别称。“背奶”的流程繁琐且固定:在工作之余吸奶、储奶,下班后,再把几瓶沉甸甸的母乳背回家,当作孩子接下来一两天的“口粮”。但是,在哪里吸奶?年的一次偶遇,让肖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