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上集)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下集)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咳嗽2
处方二十
组成:川贝母15克,梨克(去核),冰糖60克。用法:加水克,蒸熟取汁,分2天服完,日服3次。功效:治热咳神效。注意:寒咳禁服。
处方二十一
组或:麦冬、枇杷叶各15克,天冬,知母各12克,川贝、杏仁各9克,甘草6克。用法:冷水泡药20分钟,煎沸后改文火煎,取汁克,化入冰糖50克,分3次空腹服。加减:干核化痰加沙参、百合各10克:干咳剧烈加罂栗壳9克,五味子6克,乌梅6克;咳血加白芨、侧柏叶、生地各10克;便秘加火麻仁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鼻子出血加茅根30克,炒栀子10克;气短乏力多汗加西洋参5克,五味子10克。功效:主治燥热咳嗽(干咳痰少,秋季多发)。医案:李某,男,45岁,干部。干咳月余,夜晚更剧,此方未作加减,服4剂治愈。
处方二十三
组成:鱼腥草30克,黄芩、苦杏仁、紫苏子、桑白皮、紫菀、前胡、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儿童减量服。加减:发热加柴胡、连翘各15克;胸闷或胸背胀痛加瓜蒌皮、枳壳各15克;咽喉肿痛加桔梗、射干各15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轻症3天转安,重症7天转安。
处方二十四
组成:蒲公英50-30克(干品),黄芩30克,生石膏30克,桃仁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黄痰咳喘。3-6剂治愈。
处方二十五
组成:冬瓜子18克,苡仁30克,苇茎15克,桃仁12克。用法:上药冷水泡20分钟,煎沸后,改文火煎20分钟,取汁分3次服。轻症每日服1剂,重症每日服2剂。加减:黄痰伴寒热加麻黄9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18克,连翘18年,杏仁12克,甘草3克:脓痰腥臭伴胸痛气短或发热甚者加瓜蒌15克,黄连9克,桔梗12克,半夏12克,甘草3克;痰中带血或纯血者加白茅根30克,炒栀子15克。功效:治疗热咳黄痰、血痰、脓痰,屡见佳效。注意:忌食辛辣香燥、酒、油腻之品。说明:急支、肺炎伴寒热、胸痛、气短,治宜清肺化痰,可服用本方。
处方二十六辛润理肺汤
组成:带节麻黄4克,带皮杏仁10克(去尖),炙甘草6克,桔梗5克,佛耳草10克(包),橘红5克,当归10克,炮姜4克,生姜1片。用法:上药水泡30分钟,煎沸30分钟,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加减:喉中燥痒、咳频(为凉燥闭窍)加炒荆芥5克,枇杷叶10克;咳时遗尿(为肺气失敛)加五味子3克;咳引胸痛(为肺气郁闭)加广郁金10克,桃仁泥5克;咳血(为震伤络脉)加荆芥炭5克,广郁金10克;干咳变痰咳、痰多(为肺气通、驱邪外出)加姜半夏5克。功效:辛凉润肺,治气逆干咳。5剂见效,10-15剂痊愈,屡见佳效。
处方二十七
组成:熟地30克,山药18克,山萸肉18克,牡丹皮12克,茯苓12克,麦冬15克,党参20克,五味子9克,泽泻9克。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功效:滋肾养肺,纳气平喘。主治咳喘,尤其是子时咳喘(伴阳强早遗)。善后:上药2倍,研粉,制成药丸,每服5克,早晚各服1次。医案:宋某,男,35岁。阳强易举,早泄遗精,故肾阴虚,肺失肾阴之润,肺不生气,口鼻干燥,子时发喘咳。治宜滋肾养肺,纳气平喘。患者服药2剂,喘息大减,再服4剂喘平。后制丸,直至药服尽,病痊愈。追访2年未见复发。
处方二十八香附汤
组成:香附10克,苏叶10克,紫菀10克,百部10克,鲜生姜5片。用法:水煎分多次饮服,睡前必须服1次,每日1剂。医案一:一位儿童,素来体虚,受风寒后咳嗽,久治不愈,其家长听人介绍,带其特来求治。投香附汤治疗。患者连服5剂,病情好转,再服5剂获得治愈。医案二:有两位小孩,先患肺炎,治愈后体质虚弱,遇冷就感冒、咳嗽,夜不能卧,到处求医不愈。也用本方10剂,获得治愈。
处方三十
组成:桑叶16克,鸡蛋3个。用法:水煎桑叶,沸3-5分钟,再打入鸡蛋3只,煎3-5分钟,分早、中、晚各服1次,连蛋带汤一起吃,每日1剂。功效:主治青少年百日咳。连吃几剂,治愈不复发。
处方三十二
组成:咳停片或强力枇杷露,氨茶碱,息斯敏,谷维素。
用法:咳停片或强力秕杷露,每服15毫升,日服3次;氨茶碱,每服1片,日服3次;息斯敏,每服1片,日服1-3次;谷维素,每服2片,日服3次。功效:主治顽固性痒咳。一般7天痊愈。此方已治愈多人。善后:用咳停片和谷维素两味药服1周。注意:痒咳消失后,氨茶碱和息斯敏须停止服用。说明:中西药久治不愈者,本方可治愈。
处方三十四
组成:生姜片。用法:口含生姜1-2片,含碎后,缓缓咽下。每天含2-3次。功效:主治秋冬痒咳。连服3-5天治愈;初症当天治愈,十分灵验。
01大医精诚中医特效处方集0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7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8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9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0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1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7养生保健操(蹲功)
中医特效处方集18癌症的生成与预防
中医特效处方集19头部肿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0喉、舌癌症
中医特效处方集21食管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2胃癌与肠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3肝癌与肝血管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4白血病皮肤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5
子宫癌及瘤、囊肿26
癌症疼痛27
脑血管疾病(中风)28
脑血管疾病(中风)
脑血管疾病(中风)
癫痫31
眩晕32
神经官能症(含神经衰弱)33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分离性障碍、梦游34
面瘫(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35
头痛36
三叉神经痛、臂神经痛37
重症肌无力(痿症)38
脑鸣、嗜睡症39
失眠症40
二尖瓣关闭不全、冠心病心绞痛41
心肌炎、心律失常42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3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脑血管病人的保健食疗44
高血压病45
高血压病46
低血压病47
蚕豆病(表现黄疸、贫血)、溶血性贫血48
蚕豆病(表现黄疸、贫血)、溶血性贫血49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50
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51
消化不良52
消化不良53
慢性胃肠炎(胃痛)54
慢性胃肠炎(胃痛)55
消化性溃疡56
胃肠神经官能症57
胃下垂58
胃黏膜脱垂、直肠脱垂、食管炎59
胃及消化道出血60
胰腺炎、肠胃息肉61
霍乱(大吐大泻)62
肠道疾病63
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
腹部外科67
腹部外科
腹部外科便秘70便秘便秘胃柿石症、呕吐73口异症74神经性厌食症、胆肠驱虫75肝腹水76肝硬化77肝脓肿78肝炎79肝炎胆囊炎81胆结石82胆道感染83感冒84感冒咳嗽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医特效处方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