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排便次数增加,间断脓血便5个月。
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由1次/d增加为3~5次/d,常为稀便,间断有脓血便,伴便不尽感。无恶心,呕吐、反酸。发病以来,睡眠稍差,体重下降3k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为/mmHg。吸烟20余年,30支/d。父亲患高血压。
查体:T36.4℃,P98次/min,R22次/min,BP/mmHg。一般状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6次/min。无杵状指,双下肢无水肿。
直肠指检:距肛缘3cm于膝胸位1~7点范围可触及肿物,侵及肠壁半周,边缘隆起,指套染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g/L,WBC7.5×10?/L,N0.60,Plt×10?/L。
答题模板
(一)初步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进一步检查
(五)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见病例分析第23期)
病例分析第21期参考答案(一)初步诊断
胆总管结石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二)诊断依据
1.既往有腹痛、黄疸、寒战、发热病史。
2.本次发作有典型的Reynolds五联征(腹痛、黄疽、寒战和高热、休克和神志变化)。
3.右上腹肌略紧张伴局限性压痛。
4.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三)鉴别诊断
1.急性胆囊炎。
2.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
3.肝脓肿。
(四)进一步检查
1.腹部B超。
2.腹部CT或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3.肝脏酶学及胆红素测定。
4.尿常规、粪常规。
5.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等)。
6.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拟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者]
(五)治疗原则
1.禁食、输液、补充血容量。
2.静脉应用抗生素。
3.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急症手术治疗(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亦可采用PTCD或ENBD)。
想测试笔试学习情况的同学,请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进入“医博士APP”进行自我测试。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