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爷肝内三个大脓肿,高烧、呼吸困难,再加上多种基础疾病,如果进行外科手术风险极大。经临床会诊,建议行“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
超声下见老人肝脏的三个脓肿像串糖葫芦一样,紧密相连在一起,极为罕见。经过周密、细致的检查、分析,确定了穿刺治疗方案。两次共引流出近毫升脓汁,将老人救命于生死线。
老人感激的三次送“红包”被婉拒,三次流泪感谢超声科蔡宏伟主任、姜树国副主任和刘文佳医生救了他的命。(摄影:宋丽丽超声室)
卒中患者的守护神80岁的李大娘突发脑梗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被家人送至神经内科三病房。治疗后老人恢复良好,神清语明。老人感激地握着杨世凤主任的手。老人的女儿感激地说:“医院时病情那么重,我以为都要失去妈妈了呢。医院神经内科的技术这么好,真是卒中患者的守护神!让我们一家人又重新拥有了健康的妈妈!”(摄影:高云晶)
传递生命的温度一名全身多发开放伤患者,因失血过多,必须大剂量输血。刚刚从血库取回来的红细胞只有4度,迟迟不能满足输血的温度要求。骨科五病房主任严永吉,将冰凉的“红细胞”轻轻的捧在手心里、夹在腋下,嘴里还念叨着:“快点升温吧,快点升温吧,等着你救命呢!”冰冷的血液融进了严主任的体温,输入患者体内。(摄影:张兰云手术室)
一切为了病人一名肠癌患者在术中需再行结肠镜检查,但是结肠镜设备需要从门诊三楼肠镜室推到手术室。由于仪器比较贵重,直接推容易损坏,普外科一病房郭胜修主任、徐同庆副主任、鄂佳鑫与王海波四位医生一直将设备抬到手术室,检查完又抬回肠镜室,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想到能很快切除肿瘤,病人完成手术,心里感到很安慰。(摄影:焦宏芝腔镜室)
你的开心就是我的快乐7岁的童童突然头痛头晕,医院神经外科二病房住院时已经呈现昏迷状态、肢体活动障碍,头部CT检查发现左侧额部硬膜下血肿高达毫升。
梁昕主任为童童实施了局麻强化“微创颅骨钻孔硬膜下血肿清除引流术”。两天后,孩子下床活动就完全自如,一周出院时已完全恢复正常,开心的蹦蹦跳跳的跑来和神经外科二病房主任梁昕合影。看到孩子恢复健康,梁昕主任也非常快乐。(摄影:徐晓红神经外科二病房)
千里医患情门诊部中医科张传慧主任为一名远在异地工作的患者,医治好了因劳累出现的枕部及肩背麻木。病人甚是欣喜,特意千里赶来给张主任送锦旗,真心地感谢张主任精湛的医术、亲切的服务。(摄影:翟淑红护理部)
真心为患赢得信任
现在已经是11:50了,门诊部中医科隋德海医生还有几个远道而来的患者没有诊治。为了能让路远的患者看完病早点赶车回家,隋德海经常放弃午休时间,坚持看完全部患者。他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精神得到了患者的点赞,找他就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摄影:张传慧门诊部)
就想谢谢他
庞大娘出院康复以后,虽然行动还不太方便,却仍坚持要亲自来给石万医生送感谢信。老人说:“石医生对我太好了,不仅病看的好,态度也好,就想谢谢他。不知道怎么表达,借着送信的机会也来看看石医生,回家这几天还真挺想他的!(摄影:陶钰骨科二病房)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这是一名11岁的小患者,别看个子不小,胆子可不大,特别怕疼,每次查看伤口更换石膏,都哭得撕心裂肺的!骨科二病房的陈志安医生总是特别耐心的安抚,鼓励小男孩要勇敢,要坚强。慢慢的他们俩个成了好朋友,换药时也不哭了,小男孩还认认真真的告诉陈医生:“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医生!”(摄影:陶钰骨科二病房)
两手相握医患情深
在市政单位退休多年的杜阿姨性格开朗,爱参加各种活动。三年前杜阿姨发现左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连站起来走路都费劲,从此,老人的心情也随着病痛跌入了谷底。经过多方打听来到骨科五病房,进行了“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杨德建医生每天来到病房进行查房,结合病情为杜阿姨制定最合适的康复训练。
这天,康复后的杜阿姨步履轻盈地来到骨科五病房,紧紧的握着杨医生的手,开心地告诉他现在又可以和朋友们出去旅游了!(摄影:李岩护理部)
护理志愿者就是您的“耳朵”
李大娘听力有些障碍,医院为老伴办理入院手续,对医院环境特别陌生的李大娘站在那里发了愁。当天的志愿者王欣发现了,立即来到李大娘身边,在耳边一句句地为大娘讲解,协助她办理入院手续。李大娘感谢地对王欣说:“小姑娘,我岁数大了什么都弄不明白,耳朵还听不清,太给你们添麻烦了。今天多亏了你,谢谢你啊!”“大娘,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放心,我们护理志愿者一直都在,我们就是您的“耳朵”!(摄影:李岩护理部)手术室里的“妈妈抱”
照片中的小男孩三岁半,刚在全麻下做完手术,麻醉苏醒阶段,孩子哭闹着,挣扎着要从手术床上爬起来,嘴里不停的喊着妈妈。手术室护士张兰云抱着孩子,轻轻的拍着他的背,不停的说着:“不怕,不怕,妈妈在这呢!”孩子紧紧的搂住张兰云的脖子,没有了惊恐万般的哭闹,静静的不肯松手。(摄影:周超手术室)
小党徽,大作用
张奶奶因“急性胰性炎”入院时状态特别不好,不停地说难受。看到护士李爱玲胸前的党徽,若有所思地说:“我也是老党员。”李爱玲将党徽摘下来放在张奶奶的手里抚摸着,并鼓励张奶奶说:“我们党员刀枪剑雨都不怕,这点小病痛我们一定能战胜它!奶奶您给我们做个榜样,好不?”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奶奶的病情稳定下来,精神头也越来越好,出院时她开心地与佩戴着党徽的李爱玲拥抱。(摄影:宋春影消化内科)
急救急救中的“三道杠”
从燕帽上的三道杠不难猜出,这位蹲在地上为患者静推的,正是我院护理部部长李宏。患者是在门诊候诊时突然倒地昏迷,恰逢李部长在门诊巡视护理工作。面对突发状况,李部长冲锋在前,立即组织人员就地开展抢救工作。半个多小时的急救工作忙中有序,患者的家属看到李部长和在场的医护人员蹲在地上腿都麻了,汗水也湿透了衣背,非常感动。(摄影:孙凤君综合科)
移动的“抢救室”
这天上午9时,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急救故事。58岁的曹先生因身体不适到我院门诊就诊,说话间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情况非常危急!在场的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的同时联系急诊科请求支援。时间就是生命!接到电话后,急诊科医生李金玲、护士长梁伟香与一名护士火速赶到现场。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实施抢救……转运过程中,医生李金玲跳上平车,跪在车上全程为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其他人员推平车、举静脉输液瓶、抱氧气袋,一台移动的抢救车飞速的从门诊转移到急诊抢救室,患者恢复了呼吸、心跳!(摄影:任雪萍护理部)为胸痛中心点赞
一名陪护在病区内突发重度急性心梗导致心跳骤停,胸痛中心医护人员迅速反应,徒手心肺复苏、电复律,麻醉科医生也赶到病房为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人员忙碌应接不暇。病人终于恢复了自主心率。李辉副院长也赶来为病人实施全麻下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经全力抢救,挽回了病人的生命。患者家属目睹抢救全过程,医院胸痛中心点赞!(摄影:黄恒威综合内科)
爱心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医院连续三年无偿献血近人次,献出血液00毫升。
在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他们献出的不仅仅是精湛的医术、温暖的服务,还有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他们中有很多科室主任、护士长;有临床一线的医生;有刚刚参加工作的小护士;有后勤、机关的工作人员;有分院的员工......
身为医护人员,他们更懂得无偿献血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期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为亟待用血、生命垂危的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摄影:高云晶)血暖情更暖这天,裴刘宝副院长正带领护理部质控组深入各病房进行每月护理质控工作检查,突然接到了一条来自双鸭山血站“急需B型血”的短信通知。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血液对患者的重要性,就利用工作间歇到血站献血毫升。之后又和检查组一起继续工作。由于是夏季,他肘部止血弹力绷带暴露了他刚刚献了血,同事们劝他回家休息,裴刘宝副院长轻轻地摆摆手说:“没事,咱们继续走下一个科室吧!”据了解,这已经是裴刘宝副院长连续四年义务献血了,累计献血已达毫升。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