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知道的食源性疾病

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子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常见的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诺如病毒等。顾名思义,凡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均属食源性疾患。二、食源性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患者食入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半小时至24小时内出现乏力、发热、头痛、出汗、寒战、关节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水样便、脓血便),体重减轻、脾肿大等,若患者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三、食源性疾病有哪些临床特点?1.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出现;2.病人多以腹痛,腹泻,恶心与呕吐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3.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4.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5.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四、食源性疾病如何治疗?鉴于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从而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因此治疗中常用的共性措施是防治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即补液。补液疗法包括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前者简便易行,患者在家中即可进行。如果患者不能配合,或存在其他口服补液的禁忌证时可考虑静脉补液。特异性治疗措施需要明确诊断后才能进行,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等,常需要及时给予抗菌药物的治疗。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需要抗寄生虫药物的治疗。化学物质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有特异性解毒治疗,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时应用阿托品。除了药物治疗外,有些食源性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肝包虫、肝脓肿、脑室囊尾蚴病等等。五、诊断食源性疾病有哪些诊疗思路?诊断食源性疾病,要考虑到患者腹泻乏力,感染程度如何,电解质情况如何?患者如若休克,是否只是单纯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没有合并其它情况?患者腹痛,真的只是胃肠道痉挛性疼痛?尤其要特别注意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患者,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更有些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会以腹痛为首发的临床表现。六、食源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鉴别诊断主要有:1、急性胰腺炎;2、肠梗阻;3、外科急腹症:急性阑尾炎;4、急性心梗等。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腹部彩超、腹平片。排除胰腺炎、肠梗阻、阑尾炎等疾病。七、食源性疾病治疗的常用医嘱治疗原则很简单,也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手段:补液、补充电解质,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成人临床常用医嘱:

1.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mlBid,ivgtt.2.0.9%氯化钠注射液ml泮托拉唑80mgivgtt,qd.3.0.9%氯化钠注射液ml维生素C3.0维生素Bmg氯化钾注射液15ml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8mgivgtt,qd.4.氯化钾缓释片、左氧氟沙星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物口服。八、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接诊的医护人员还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向患者/家属进行食源性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以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医院公共卫生科

--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nongzhong.com/gzjc/3722.html


当前时间: